怀念战友论坛
Would you like to react to this message? Create an account in a few clicks or log in to continue.
最新主题
» 一一四 情志赋 作者:郭旭东
由 蓦然回首 2016-06-15, 20:47

» 一一三 生命赋 作者:郭旭东
由 蓦然回首 2016-06-15, 20:44

» 少年赋 作者:郭旭东
由 蓦然回首 2016-05-16, 21:05

» 裁缝铺的女人 (作者:紫陌)
由 蓦然回首 2016-05-09, 21:01

» 一一一 老人赋 作者:郭旭东
由 蓦然回首 2016-05-09, 20:56

» 一〇四 大路赋 作者:郭旭东
由 蓦然回首 2016-04-13, 21:36

» 现代励志诗 【我相信我能飞 】(翻译:郭旭东)
由 蓦然回首 2016-04-05, 21:31

» 现代励志诗 [只要你坚信] 翻译:郭旭东
由 蓦然回首 2016-03-30, 20:53

» 锲而不舍到明天(翻译:郭旭东)
由 蓦然回首 2016-03-27, 20:51

» 连翘花开 (作者:紫陌)
由 蓦然回首 2016-03-27, 20:46

» 亲近春天 (作者:紫陌)
由 蓦然回首 2016-03-27, 20:40

» 现代励志诗【风 雨 无 阻】(翻译:郭旭东)
由 蓦然回首 2016-03-15, 10:16

» 街边卖东西的老人(作者:紫陌)
由 蓦然回首 2016-02-08, 01:34

» 春天的色彩 (作者:紫陌)
由 蓦然回首 2016-01-11, 20:01

» 雾霾之殇 (作者:紫陌)
由 蓦然回首 2015-12-29, 19:20

搜索
 
 

结果按:
 


Rechercher 高级搜索

关键词

100%  

本月最活跃发帖人
No user


一一〇 师赋(修订版)作者:郭旭东

向下

一一〇 师赋(修订版)作者:郭旭东 Empty 一一〇 师赋(修订版)作者:郭旭东

帖子 由 蓦然回首 2014-11-25, 22:22

种花老翁,绿阴涕尺,苦依桔槔,浇灌为事[1]。师者为耕,以案具为锄耒,以学子为良地,以德智为稼穑,以桃李为丰日[2]。
燧钻木火取[3],始有文明之萌;神农稼穑民随[4],更有断肠之衷[5];墨子席不暇暖,孔子黔突未东[6]……玉在山而草木润,珠生渊而滨岸荣[7],智明足以照下,信义‘足以服众[8]。是谓师有师德,学有学仪,庠有庠规[9],教有教风。
人生常处3飘摇,试问“何人为师?(这里指认真学习对自己有益的东西,并非局限在一点一面。)
常道‘学不惊人死不休[10],又言“转益多师是汝[rǔ]师[11]。数宝’秦不生一,快意适观而已[12]。郯子学在四夷,仲尼敬而师之[13]。纵一苇之所如,凌万顷之茫痴[14]。身无彩凤双飞翅,心有灵犀一点知[15]。不教一日桂叶满园香,但求十年长梦采华芝[16]……
文章自得方为贵,衣钵相传源自真[17] ! 为学自愿达自主,作师授果还授因[18] !北人不拾江西唾,未要儿郎借齿痕[19] 。但愿无闻少年嗟老病[20] ,正待有志英才唱新音……


[注解]
[1] 种花老翁,绿阴涕尺,苦依桔槔,浇灌为事:涕,眼泪。桔槔,井上汲水的一种工具,也泛指吊物的简单机械。清•陈宝琛《感春四首》:“苦依桔槔事浇灌,绿阴涕尺种花翁。”这里比喻教师是辛勤的园丁——种花老翁。
[2] 以案具为锄耒,以学子为良地,以德智为稼穑,以桃李为丰日:案具,教案、教具。耒,古代的一种翻土农具,形如木叉。稼穑,春耕为稼,秋收为穑,即播种与收获,指农业劳动。桃李,本以为桃树和李树,或桃花和李花,比喻栽培的后辈和所教的门生。《世说新语•赏誉》:“以洪笔为锄耒,以纸札为良田,以玄默为稼樯,以义理为丰年”。
[3] 燧人钻木火取,始有文明之萌:燧人,即燧人氏,中国古代传说中的钻木取火的发明者,教人熟食。
[4] 神农稼穑民随:神农氏选五谷、尝百草,教民稼穑,在位140年。他是农业的始祖、又是医药之王,药王庙供奉的药王就是神农氏。
[5] 更有断肠之衷:传说神农尝百草,因误尝有毒的断肠草而殒命。
[6] 墨子席不暇暖,孔子黔突未东:暇,空闲。黔突,本指烟囱熏黑,也用以称烟囱。东,东家,主人,这里指主持家务。席不暇暖, 连座位也来不及坐暖,形容事务繁忙。黔突未东,没有时间生火做饭,也形容事务繁忙。这两句为互文。《文子•自然》:“孔子无黔突,墨子无暖席。”[3] 、[4] 、[5] 、[6] 均为列举为师者应具有的师德。
[7] 玉在山而草木润,珠生渊而滨岸荣:玉、珠,比喻老师。《文子•上德》:“玉在山而草木润,珠生渊而岸不枯。”
[8] 智明足以照下,信义足以服众:《说苑•指武》:“德足以教化,行足以隐义,仁足以得众,明足以照下者,人之俊也……”
[9] 庠有庠规:庠,学校。
[10] 常道学不惊人死不休:学不惊人死不休,杜甫《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》:“为人性僻耽佳句,语不惊人死不休。”
[11] 又言转益多师是汝师:转益多师是汝师,杜甫《戏为六绝句》:“别裁伪体亲风雅,转益多师是汝师。”
[12] 数宝秦不生一,快意适观而已:秦•李斯《谏逐客书》:“今陛下致昆山之玉,有随、和之宝,垂明月之珠,服大阿之剑,乘纤离之马,建翠凤之旗,树灵鼍(tuó)之鼓。此数宝者,秦不生一焉,而陛下悦之,何也……快意当前,适观而已矣。”这里指认真学习对自己有益的东西,并非局限在一点一面。
[13] 郯子学在四夷,仲尼敬而师之:郯子,春秋时期郯国国君,少昊氏后裔。郯子治郯讲道德、施仁义,百姓心悦诚服,使郯地文化发达,民风淳厚。郯子知识渊博,对少昊文化十分通晓。据《春秋左氏•传昭公十七年》所载,公元前525年郯子朝鲁时,鲁大夫昭子问及少昊氏以鸟名官之故,郯子回答甚为详尽。当时孔子年仅二十七岁,听到此事后,立即“见于郯子而学之”。韩愈《师说》:“郯子之徒,其贤不及孔子。” 夷,中国古代称东部的民族,或指外国。
[14] 纵一苇之所如,凌万顷之茫痴:《诗经•卫风•河广》:“谁谓河广?一苇杭(航)之。”苏轼《赤壁赋》:“纵一苇之所如,凌万顷之茫然。”
[15] 身无彩凤双飞翅,心有灵犀一点知:李商隐《无题二首》之一:“身无彩凤双飞翼,心有灵犀一点通。”这里大意是说,不一定凡事皆授的才是老师,生活、学习和工作中给人以启发、点化的都是老师。所以学习的人应该尽自己所能去学习,哪怕只学到一点东西也会有所收益。
[16] 不教一日桂叶满园香,但求十年长梦采华芝:桂叶满园香,李商隐《无题二首》之二:“风波不信菱枝弱,月露谁教桂叶香?”十年长梦采华芝,李商隐《东还》:“十年长梦采华芝。”大意是说,不指望一下子学到许多东西,而是长时间地多方虚心学习而积累知识、提高修养和能力。
[17] 文章自得方为贵,衣钵相传源自真:金•王若虚《论诗》:“文章自得方为贵,衣钵相传岂是真!已觉祖师低一着,纷纷法嗣复何人。”大意是说,禅宗的传承衣钵是因为接受衣钵者找到了真正的自我——主人公真心佛性(人的本性),做学问也要找到真正的自我。
[18] 作师授果还授因:指老师不但要教授理论知识,还要告诉对方得到这些理论知识的原因与学习、实践的方法。
[19] 北人不拾江西唾,未要儿郎借齿痕:金•元好问《自题中州集后五首》之一:“陶谢风流到百家,半山老眼净无花;北人不拾江西唾,未要曾郎借齿牙。”大意是说,作为学生不要死学老师教授的内容,要能够出徒,能够结合实际灵活运用所学知识。
[20] 但愿无闻少年嗟老病:叹息。少年嗟老病,欧阳修《欧阳修集》卷五十七《谨呈拙句兼简圣俞》:“每接少年嗟老病。”这里指死学理论,生搬硬套,没有灵活运用,没有结合实际而创新。
2006年8月于北京
[全文翻译]
一个种花老翁,在绿荫里淌着热泪,辛勤地侍弄着花草,辛苦地学习种地技术,热切的盼望着花草长得更快,他的事业就是辛勤地浇灌这些花草。教师就是这样的园丁,她以教案和教具作农具,在学生的心田里,播撒着道德和智慧的种子,学生们个个成才、遍布各地时才是教师丰收的日子。
燧人氏钻木取火教人熟食,才有了人类文明的开始;神农氏选五谷,教人播种和收获,从事农耕;他又勇尝百草,终因误尝断肠草而献出生命;墨子和孔子因教育学生,工作繁忙,常常连座位都来不及坐暖,连生火做饭的时间都没有……智慧明达让人钦佩,诚信仁义就能让众人信服,这样就有一种众望所归的结果,学生们都愿意听从她的管理,以接近她为荣,她所从事的事业也欣欣向荣、蒸蒸日上。这样,老师有师德,学生就有了学习的榜样,从而有了作学生的样子,学校就形成学校的规范,教师的教学也会形成自己的风格。
人的一生在学校学习的时间是有限的,常常四处飘摇不定,那么我们以什么人作为我们的老师呢?
求学一定要有远大目标和刻苦的精神,又要讲究方法,不要满足于微小的进步,孔子说“三人行,必有我师”,所以应该把周围的许多人当作自己的老师,向他们学习。认真学习对自己有益的东西,并非局限在一点一面上。当年郯子对少昊文化十分通晓,孔子就是谦虚地向他学习。也许只是学到了一点点东西就会解除自己多年的迷惑,达到理想的彼岸。虽然我们不是凤凰,也没有会飞的翅膀,没有太大的能力,只要尽自己所能去学习,哪怕只学到一点东西,也许就会触及自己的心灵深处,使我们豁然开朗从而改变生活和命运。不指望一下子学到许多知识,要树立长远志向,长时间地多方虚心学习而积累知识,提高修养和能力.
自己写出好文章才算可贵,禅宗传承衣钵是因为接受者找到了真心,做学问也要找到真正的自我。学生求学要由自愿学习达到自主学习的境界,作为老师不但要教授理论知识,还要讲授这些知识获得的原因与学习实践的方法。作为学生不要死学老师教授的内容,还要能够结合实际灵活运用。但愿不会听到青年学生们生搬硬套说些老掉牙的理论,正期待着富于理想而才华出众的青年们能结合时代有所创新,唱出“新调”。
[思考题]
请问你是如何理解“学不惊人死不休”的?
蓦然回首
蓦然回首

帖子数 : 1230
注册日期 : 14-04-24

返回页首 向下

返回页首


 
您在这个论坛的权限:
不能在这个论坛回复主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