怀念战友论坛
Would you like to react to this message? Create an account in a few clicks or log in to continue.
最新主题
» 一一四 情志赋 作者:郭旭东
由 蓦然回首 2016-06-15, 20:47

» 一一三 生命赋 作者:郭旭东
由 蓦然回首 2016-06-15, 20:44

» 少年赋 作者:郭旭东
由 蓦然回首 2016-05-16, 21:05

» 裁缝铺的女人 (作者:紫陌)
由 蓦然回首 2016-05-09, 21:01

» 一一一 老人赋 作者:郭旭东
由 蓦然回首 2016-05-09, 20:56

» 一〇四 大路赋 作者:郭旭东
由 蓦然回首 2016-04-13, 21:36

» 现代励志诗 【我相信我能飞 】(翻译:郭旭东)
由 蓦然回首 2016-04-05, 21:31

» 现代励志诗 [只要你坚信] 翻译:郭旭东
由 蓦然回首 2016-03-30, 20:53

» 锲而不舍到明天(翻译:郭旭东)
由 蓦然回首 2016-03-27, 20:51

» 连翘花开 (作者:紫陌)
由 蓦然回首 2016-03-27, 20:46

» 亲近春天 (作者:紫陌)
由 蓦然回首 2016-03-27, 20:40

» 现代励志诗【风 雨 无 阻】(翻译:郭旭东)
由 蓦然回首 2016-03-15, 10:16

» 街边卖东西的老人(作者:紫陌)
由 蓦然回首 2016-02-08, 01:34

» 春天的色彩 (作者:紫陌)
由 蓦然回首 2016-01-11, 20:01

» 雾霾之殇 (作者:紫陌)
由 蓦然回首 2015-12-29, 19:20

搜索
 
 

结果按:
 


Rechercher 高级搜索

关键词

100%  

本月最活跃发帖人
No user


湖北省孝感市城市保卫战的补充历史故事——孝子董永的故事

向下

 湖北省孝感市城市保卫战的补充历史故事——孝子董永的故事 Empty 湖北省孝感市城市保卫战的补充历史故事——孝子董永的故事

帖子 由 汉唐 2014-05-19, 09:07

孝感地名的由来

   孝感古称丹阳,属安陆郡所管。大家都知道,是由于出了汉孝子董永,才改名为孝感的。但是,孝感地名究竟是谁改的,又为什么要改,那就不一定有多少人知道了。

   大约一千五百多年前,南朝的宋孝文帝刘义隆突然被他的大儿子刘邵谋害了。刘邵害死自己的亲老子,纂夺了皇位。刘义隆的三儿子刘骏,当时正在襄阳镇守,听说父亲死得不明不白,就兴师向刘邵问罪。由于出兵仓卒,加上势力孤单,接连打了几个败仗,退守丹阳。有一天,来了一个白胡子老头,向刘骏出谋献策。他劝刘骏,树一面“孝”字大牌,以壮军威。全军将士穿上白盔白甲,为父戴孝,再用檄文通告全国,共讨杀父元凶刘邵。刘骏问他姓名,老头笑而不答,扬长而去。刘骏采纳了老头的计策,果然军威大振,势如破竹,四面八方,齐来响应,不久就攻下南京城,活捉元凶刘劭,千刀万剐,为父报仇雪恨。刘骏也登上了皇位,就是宋孝武帝。

   刘骏登位后,为了论功行赏,悬出皇榜,寻访献计人的下落。皇榜悬出多时,不见人来揭榜,后来不知是谁,在上面题了四句诗:

   “孝为百善首,

     子报君父仇,

     懂得其中意,

     永固保千秋。”

   刘骏把诗取来一看,诗的意思是很明显的,劝他以孝治天下,保得江山牢固。接着又读了几遍,方才看出来,四句诗的头一个字,还藏着“孝子董永”四个字。这才知道,前日在丹阳,是孝子董永显圣给他出谋划策。刘骏于是忙传旨将董孝子的家乡丹阳,改名为孝感。“孝感”,包括双重含义:一是董永行孝感天地;二是刘骏自己为报父仇尽孝道,得到董孝子的保佑。宋武帝并把年号定为“孝建”,天下的孝子,一律赐给一个官爵。

燕  子  窝

   董永父子俩不远千里,从山东来到丹阳,一脚就落进了燕子窝。这燕子窝是王母湖边的一块燕窝形的荒地。原先王母湖里密密麻麻尽是银鱼,一层压一层,一堆垒一堆,简直赛过了沿岸的泥沙。一年春季,西坡飞来了一对纯白的燕子,要在这里垒窝孵雏。白燕垒窝,要一百天成功,窝垒成孵出了小燕,这块地方就成了宝地。白燕衔一天银鱼,湖里就出现一道汊子,衔了九十九天,现出了九十九道汊。最后一天,正逢辰日,遇上龙王的忌辰。天还没亮,龙王就逞了威,又是打雷,又是扯闪,湖象翻了底,天象穿了孔,一双白燕天一亮就飞出继续垒窝,可是怎能顶住狂风恶浪两头夹攻呢?从那时起,白燕失了踪,银鱼也绝了种,湖周围出了九十九道汊,燕子窝也缺着一块没有垒成。

   那时候,整个王母湖都是一位姓裴的财主的私产,燕子窝当然也归他所有。裴财主接了个风水先生看过,风水先生说:“燕子窝独差一块冇垒成,还不能成气候,唯一补救的办法,是要先种上三年‘千里草’。”千里草是个什么东西,谁都冇见过,这块地就一直荒着,裴财主见面就问:“你能种‘千里草’吗?”一下子把董先问住了,小董永灵机一动,把背着的草席往地上一放:“这不就是千里草!”可不是,从山东到丹阳何止千里,从那里带来的草席当然就是“千里草”了。裴财主一想,觉得有道理,就当场讲好条件:董家父子就在燕子窝开荒三年不交稞,三年之后,收回原地。这样董永父子就在燕子窝住下了。

绊  根  草

   孝感有个王母湖,每逢深夜,湖上总出现一颗红色光点,时隐时现,熠熠闪亮。东岸望着,它在西岸,西岸望着,它却在东岸。人们传说,那是颗夜明珠。

   相传古时候,有位郡官乘船渡湖,天气突变,狂风大作,波掀浪涌,把个船抛上摔下。船家说:“这是龙王过路,除非有件宝物上奉。”那郡官吓得要死,他随身倒是有两件传家宝:夜明珠和金玉马。他想起父母讲过,金玉马本是一条龙变的,马在珠在,马失珠亡。如果留马掉珠,金玉马也会将珠衔回来的。他忙将夜明珠取出抛入湖中。谁知就在这时,那金玉马自己也从箱笼中跳出,嗖地跃入水中。说也奇怪,顿时风息雨住,湖面又平滑得象一面镜子,船身就安稳了。从此,夜明珠就闪亮在王母湖了。据说,夜明珠是可以弄到手的,只要拿根一丈长的绊根草抛入水中,轻轻一拉,金玉马就会被牵上来,衔出夜明珠。

   多少年来,不知有多少人枉费心机。然而真正遇过这种机会的只有一个人,他就是董永。董永小时,父亲得了种怪病,茶水难进,呕吐不止。小董永眼看父亲瘦得皮包骨头,心疼极了。他访医寻药,凡是能想到能办到的,他都想了办了,可是,父亲的病还是一天比一天重。

   有一天,他外出求医归家,饥渴难忍,从怀中摸出讨来的一块粑,刚要放入口中,却见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要饭走到面前。小董永忘记自己的饥饿,忙将这唯一的粑给了老人,还为他烧水端茶。老人十分感激,说:“伢啊,我得好好地报答你,你有什么难事要我帮忙吗?”“没有,只是我父亲——”小董永说到父亲,眼泪不禁滚滚而下。老人说道:“我有个秘方,用根长一丈的绊根草烧成灰,煮水服下,包管药到病除。”小董永听了惊喜万分,正要打听那草的寻处,忽然不见了老人的踪影。

   第二天,他就辞别父亲出门寻草。春去秋来,他挎着讨饭蓝子,跋山涉水,可是连个影子也没有寻到。这天,他来到王母湖西岸的黄土坡,只见黄土坡上绊根草长得格外茂盛。他赶忙爬在坡上扯来扯去,顶长的只有九尺。这时,天渐渐黑了。董永扯着扯着就睡着了。

   梦中,那位白发苍苍的讨米老人又出现在他面前,慈祥地说:“伢啊,我还没报答你哩,你想要什么呢?”

   小董永恭恭敬敬地回答:“我要那根一丈长的绊根草,您说过你能治我父亲的病。”

   老人笑了笑说:“我还忘记告诉你,它还是做官发财的无价宝呢!”

   小董永听了这话,被弄得莫名其妙。

   老人拉着他的手,源源本本地把绊根草、金玉马和夜明珠的故事讲给他听。讲完,长长地吁了口气,说道:“伢,我给你绊根草,让你牵出金玉马,带走夜明珠。可是,你走时要把草留下来,我得向龙王交帐。”

   小董永听了,着急地说:“我不要什么宝贝,我只要绊根草治我父亲的病,老爹爹您一定要帮我的忙啊!”

   “难啊!”老人摇了摇头说:“这绊根草不能流落人间,你一定要的话,也只能在这儿烧成灰带走。唉,苕伢,那只能治你父亲一人的病。你如果得到金玉马、夜明珠,那可是世世代代享不尽的荣华富贵哟!你再想想,到底要什么?”

   小董永急得快哭了,说:“老爹爹,求求您,求求您,我只要治好我父亲的病!”

   老人笑了,说道:“真是个苕伢!”说完把他一推。“哎哟”一声,董永从梦中惊醒。此时东方已露出微微晨曦。他慌忙爬起身,发现手中攥着绊根草,便小心翼翼地牵引起来。一尺二尺……五尺六尺……八尺九尺一丈!他高兴得心都快蹦出来。正在这时,那根怪草突然在他手中燃烧起来,顷刻变成了一把灰。小董永捧着这把灰,象得了宝贝似的,浑身都是力气。他片刻不停,翻山越岭赶回家。他的父亲喝了这草灰煮成的水,果真药到病除,健康如初了。

   就这样,董永失去了得到夜明珠的机会,可是,他舍宝救父的故事,就和那闪亮的夜明珠一样,至今还流传在王母湖畔。

千  里  草

   张玉皇共有七个姑娘,一个比一个聪明,一个比一个出众。张大姐下凡配了杨天佑,养了个出名的儿子,就是担山赶太阳的二郎神;张四姐下凡配了崔文瑞,大闹过东京。七仙女是张玉皇的幺姑娘,七巧七巧,最灵最巧,小名就叫巧气。她父王担心她长大了,又走她姐姐们的老路子,从小就防范很严,不准出天宫半步,还特地请了德高望重的太白星李长瘐做她的发蒙老师。七仙女整天呆在天宫里,闷不过,有一次偷偷溜出南天门,在云上观看人间春色。只见青山流秀,绿水缭绕,越瞧越爱瞧。忽然从下界传来一阵凄惨的哭声,直灌耳中,催心刮肝。七仙女自幼长在天宫里,从未听过人哭,找不到是么样一回事,只觉得心一疼,眼一酸,泪珠儿也就挂起串来。回宫以后,就觉得不舒服,卧病不起。太白金星听说最心爱的女学生病了,前来探望。七仙女说:“不知道为么事,只觉得心窝里一阵一阵扯着疼。”太白金星要去接天医来诊,七仙女说:“我的病,天医难诊,除非要:千里草,永长青。”太白金星忙去找药王神农,神农尝过百样草,冇听说有千里草。太白金星又去找蓝采和,蓝采和的花蓝里有普天下的奇花异草,也未查出千里草。太白金星又去求南极仙翁,南极仙翁说:“南山有灵芝肉桂,哪来的千里草?”太白金星无奈,只得到人间查访,访到丹阳境内,看到一个年轻的后生,父亲死了无银安葬,只得卖身葬父。问哪后生的姓名,答道:“姓董名永。”太白金星心想:“董字拆开来,不就是千里草。”这才猜到了女儿家葫芦里究竟卖的是什么药。太白金星爱徒心切,就不顾玉皇的严命,偷偷地陪着七仙女下到人间。

百  日  缘

   太白金星陪着张七姐,驾着一朵祥云,来到丹阳地界。太白金星把手中的拐杖往地上一插,吹了一口仙气。那拐杖得了仙气,马上生出青枝绿叶,看着看着往上长,犹如撑起了把雨伞在路旁。太白金星的这根拐杖是鬼谷先生送的,杖拐上面还刻了一个小鬼脸儿,鬼木、鬼木,所以长成了一颗槐树。太白金星吩咐槐荫树,只等董郎七姐二人叩头谢媒,就说两句吉利话:“百年好合,白首偕老。”

   当时董郎只顾埋头赶路,不防撞到了七姐的身上,脸一红,心一慌,掉头就走。七姐一把抓住董郎的袖子,嚓的一声,把袖子撕开一大截。董郎只有这一件遮体的衣服,急得直跳脚。七姐说:“莫慌,我随身带有针线。”借着补衣服的机会,二人搭了话。七姐说:“你是黄连树,我是苦瓜秧,瓜藤缠在树干上,可以帮你缝缝补补,洗衣浆裳,遇事也好共同商量。”董郎推托说:“天上无雷不下雨,地上无媒不成婚。”七姐说:“天作媒,地作证,这棵槐荫树,现成是个媒人。”董郎一笑:“哑木头怎能为媒?”七姐道:“大树不开口,各自两分手,大树若开口,姻缘天配就。”董郎稍一迟疑,太白金星在他背后把肩膀一拍,董郎身不由己,就地一拜。槐荫树看到董郎下拜,晓得大事已定,一高兴,说溜了咀,把“百年好合”说成了“百天好合”。就因这一字传错,害得董郎七姐只有百日缘份。民间有句俗话:“一夜夫妻百日恩”,就是这里来的。

“哄不过明天”

   七姐下凡配董郎,为了瞒住玉皇大帝和王母娘娘,不让他们发觉,太白金星和六位姐姐定下了一个妙计。太白金星来陪玉皇大帝下棋,六个姐姐就去陪王母娘娘打牙牌。

   玉皇问太白金星:“七女子到哪里去了?”“陪王母娘娘打牌哩!”王母娘娘问六个姐姐:“七丫头到哪里去了?”“看父亲下棋哩!”就这样两边圆谎。

   玉皇大帝是屎棋,越是屎棋越爱下,平时他哪是太白金星的对手,今天太白金星故意让着他,玉皇越下越高兴,从早到晚,连饭都顾不上吃。王母娘娘今天也牌运特佳,几家输钱独家赢,把六个姑娘的私房钱全赢了。女人都有这宗脾气,赢了还不算,赢了还爱夸口。王母娘娘今天赢了这么多钱,就要到老头子那里去炫耀。一进凌霄殿,只见玉皇大帝聚精会神,只顾下棋哩。王母娘娘一看七姐不在这里,就问:“七丫头呢?”“不是陪你打牌吗?”“胡说,明明是在看你下棋嘛!”老两口就抬起杠来,两人一抵面,再也无法圆谎了。太白金星见事不妙,乘机溜了,疱就这样穿了头。故此民间有句俗话:“哄得过今天,哄不过明天。”

   因为天上一天,当得人间百日,所以七姐董郎只有百日缘份。

仙  女  梭

   董永七姐指槐荫为媒、匹配成亲之后,就到傅家冲傅员外家里上工去了。傅员外出难题,要七姐一夜织十匹锦绢。七姐一口答应,并当场立下文约。董郎手捧着傅员外给的一团乱丝,急得直跳脚。七姐笑盈盈地安慰他,叫他宽心睡觉,董郎将信将疑,在床上翻身打滚,哪能睡得着?七姐拿出白绫宝扇摇了两摇,董郎就打起鼾来了。等到半夜子时,七姐从怀里掏出半寸信香,升起一缕青烟,口中念念有词:

   天灵灵,地灵灵,

   有劳仙姐下凡尘!

只见天空飘下了六朵云,赶来了六位女。

   门神门神,

   少管闲事,

   妹妹有难,

   特来扶持。

七姐在碾房里迎接众姐妹,问姐姐们,都带来了些什么东西?

大姐说:我带来了二郎神的哮天犬。

二姐说:我牵来了张果老的青毛驴。

三姐说:我借来南海观音的一对金丝鲤鱼。

四姐说:我偷来王母娘娘的花喜鹊。

五姐说:我拿来鲁班师傅的大扳斧。

六姐说:我提来蓝采和的小花蓝。

   要织锦绢,先得要有丝,傅员外的一捆乱丝,完全不能作用。大姐拍了拍哮天犬,哮天犬就到织女那里盗丝去了。织女正在天房里织布,哮天犬在机房门口打了几个回转,找不到机会下手,就汪汪吠了几声。听到哮天犬吠,别的狗都跟着叫起来,织女以为有人来了,停机出来看。哮天犬乘机钻进机房,衔了一捆天丝就跑。慌慌张张未衔紧,半路上掉下来,从天上落到了地上。天丝落下的地方,后来就叫作盗丝店。二姐拍了拍小毛驴,小毛驴点了点头,迈开四蹄,登登登地跑去把天丝驮了回来,又运到了滚子河边,因为滚子河的水最清凉,适宜漂丝。三姐把天丝解开,漂在水面上,两条金丝鲤鱼,张开小嘴巴,各自衔一头,一根丝一根丝地理顺了。理丝的地方,后来就叫作理丝桥。四姐放出了花喜鹊,花喜鹊拍拍翅膀,飞到了广寒宫,月宫里照树的吴刚,以为是王母娘娘派它来讨桂树枝来了,赶忙砍下一根大枝杈给它。花喜鹊衔回月桂枝,五姐接过手里,三斧头两斧头就砍成了一个锦机头。驾起锦机头,准备织锦绢:

   金一梭,银一梭,金梭银梭,牛郎织女两飞梭。

   董郎歌,莫着急,梭去梭来嗨……

梭去梭来,梭来梭去,不多几时,已织成十匹锦绢,比浮云还轻,比知了翅膀还薄。但是姐妹们左看右看,总觉得还差点么事东西。六姐说:“这一回用得着我这个小花篮了。”小花蓝里装得有四时八节、十二个月、二十四番花信风的各种各色香花异草,姐妹们四季的花草统统织进了锦绢之中,这就叫做:锦上添花。

正月采花无花采,

二月迎春花绽开,

三月桃花红似火,

四月蔷薇靠墙栽,

五月栀子沿街卖,

六月芙蓉出水来,

七月海裳人人爱,

八月桂花香满怀,

九月菊花任你采,

十月蛾眉豆弯一排,

冬月荞麦花遍野外,

腊月寒梅雪里开。

   十匹锦绢织成了。七姐又把白绫扇一摇,董郎揉揉眼睛,睁开一看,只见捧在他面前霞光放亮的十匹锦绢,直惊得目瞪口呆。第二天清早,夫妻俩到傅员外那里去交绵绢,要求按文约办事。哪知傅员外大耍无赖,锁起大门,不让夫妻俩离开,反而倒打一耙,诬赖十匹绵绢是偷的。傅员外指手划脚地说:“你用什么织的十匹锦,未必你还有织女的飞梭?”七姐取出梭子一亮:“看清楚了,我就是用这织的锦绢。”手一扬,把梭子丢出来,嘭的一声,大门自动开了,那梭子犹如飞燕展翅,穿林越野,最后落在一个山头,化为一个飞梭石。

   后来就流传下一个风俗,每年正月十五闹元宵,一群姑娘家穿上节日的服装,聚集在飞梭石旁,手捧针线盒,向七姐乞巧:

正月里,麦草青,

请七姐,看花灯,

花灯玩得梭罗转。

左一梭,右一梭,

梭得七姐笑呵呵,

来也耍,去也耍,

请来七姐骑白马。

杀白猪,宰白羊,

年年接你七姑娘。

为什么孝感女儿心灵手巧会纺纱织布?据说就是从张七姐那里传下来的手艺。

杨翠菊 口述   徐焕云  宋  虎  搜集整理



理  丝  桥

上搭桥,下搭桥

一对鲤鱼两头跑

 ——这是梭子

说是梭,就是梭

只走平阳不走坡

   ——这是船

说是船,就是船

两头落地中间悬

   ——这是桥

   据说七仙女一夜织百匹锦后,用过的锦机头仍然留在了理丝桥下。理丝桥底下有一个深垱子,当地人说那是一个探不到底的龙眼。锦机头就留在龙眼里面。相传,每年七月初七夜静更深的时候,从天河飘下一只梭罗桅杆的金船,满载着天丝,运到理丝桥下。锦机头就卡喳卡喳织起来,等锦绢织好,再由金船装走。

   有一年,从老远的地方,来了一个识宝的回回。他走到离理丝桥两里路的蒋家庙,一进庙门就东张西望,最后在后殿的檐下发现一只大蜘蛛,蛮大的蜘蛛,有簸箕那么大。回回问庙里一个老和尚,这只蜘蛛卖不卖?老和尚以为他在逗散方,就说:“没有一百两银子不卖。”那知回回二话不说,捧出了一百两雪亮的银子。老和尚大吃一惊,心想蜘蛛必有大用,就问回回花银子买蜘蛛做么事?回回起先好歹不讲,老和尚说:“你不说明,我就不卖。”回回逼不过,就说:“每年七月初七,理丝桥下要现宝,只有一只簸箕大的蜘蛛方能降住它。”老和尚听得心里痒痒酥酥,为了独占宝物,就不卖蜘蛛给回回,等到七月初七那天晚上,悄悄地带着蜘蛛,来到理丝桥头等候。左等、右等,直等到半夜子时,仍然未见丝毫动静。老和尚失望了,以为是回回鬼款,正准备转身回去。只见天河中嗤——滑下一颗流星,越来越近,越来越大,先似一只疾驰的飞鸟,又象一朵飘下的云朵,隐隐约约听到鼓乐笙箫之声,一艘亮灿灿的金船已驶到了理丝桥下。蜘蛛发起威,吐出两股银丝,一下子就绞住了梭罗桅杆,死命地往岸上拖,金船也挣扎地往水底沉,拖来拖去,拖起来,又沉下去,如此经过了六个回合。第七个回合,看来双方都已经疲惫不堪,蜘蛛的眼珠里刷刷直滴鲜血。老和尚这时沉不住气了,就前去助蜘蛛一臂之力,哪知这一来搞拐了,蜘蛛一怄气,跌在地上死了。金船沉进水底,再也无影无踪。老和尚懊恼异常,得了疯魔症,逢人就讲,把这件事传开了。

   从此,再没有人见到金船。不过,有时七月初七晚上,还隐隐约约现过桅杆的影子,水底下也似乎还有卡喳卡喳的响声。

天宝得宝葫芦

——“饭山”传说之一

   孝感县境内有座饭山,所以孝感人不愁饭吃,湖南人见面爱说:“恭喜发财!”湖北人见面爱问:“吃了饭不?”这是各地的风俗。吃饭大似皇帝,有饭吃就行嘛。饭山虽有饭山之名,其实并没有饭,也算不得什么山,不过是五亩方圆的黄土包。莫瞧不起那个土包子,底下压得有宝哩。么事宝?活宝,就是董孝子与张七姐的儿子,董天宝。听老人说,每逢阴雨天还能听见董天宝在喊:“刮刮,掐掐,免得受压。”这是什么意思?就是说:过日子要把稳些,要细水长流,刮一点,掐一点,莫猴心太大,免得被饭山压扁了。

   树打根起,话从头说。董永七姐百日姻缘被玉皇大帝一朝拆散,槐荫分别之时,约定来年三月三到七步桥领子,取名天宝。董天宝随父长大,转眼已有十岁,进了附近鬼谷墩的私塾里读书。那鬼谷墩是个水寨子,三面环水,只有一条出路。教书的鬼谷先生是个有道行的隐士,据说他有母无父,是他娘偶然吃了一粒大莲米,怀胎三年而生。鬼谷先生藏有半部天书,天上的事晓得一半,地上的事全知。有一次,董天宝与学生伢们吵架,相争无好言,总要占个赢头。大伢说他是个冇得妈的野伢,是天上掉下来的。天宝哭着回家,找爹要妈。董永满腹苦衷,又怕泄露了天机,不敢明说。从此,提起葫芦绊动根,小天宝吃不下饭,睡不好觉,成天哭着要妈。鬼谷先生看见孩子黄皮寡瘦,就安慰他:“伢,莫哭,你有妈,你的妈还在。”“我妈在哪里?我要去找她。”“你找不到的,即使找到了,也不会认你。”“先生,你指个方向,哪怕搭梯子上天,我也要把妈找到,找到了就不怕她不认我,不认我就一头撞死在她眼前。”鬼谷先生缠不过,只得吐露真情:“在后山背阴处,有一口常年不断流、清水明如镜的荷花池,每年七月初七天擦黑,天上的仙姑要到这里来洗澡梳妆。记住:那个穿黄裙子的就是你妈。你见妈后,切不可久留,她问你要么事,别的你都不要,只求妈把你一碗饭吃。”董天宝挨到七月七黄昏时刻,来到仙女池边等候,果然看到天上下来七个仙女,一个比一个出众,最后那个穿黄裙子的,最年轻也最洒净。天宝扑了上去喊声“妈”,张七姐看到亲生骨肉,止不住簌簌泪下不断线,虽然心里舍不得,但仙凡之隔,不敢触犯天规,于是说道:“难得一相见,再会更无缘。伢,你既然来了,不能让你空手回去。你要么东西,只管开口,妈都给你。”天宝说:“别的都不要,只求妈把我一碗饭吃。”七姐一听,这句话很有点来头,就问是谁教的。小孩嘴里讨实话,天宝说是先生所教。七姐心里明白了,忙取出一个墨盒说:“这是酬谢先生的,请他以后少说几句。”又拿出一个葫芦说:“有了它,一辈子不愁吃的。记住,两个人就刮到吃,三个人就掐到吃,切忌贪多,多则有祸!”

   董天宝第二天上学时,先生问:“见到你妈吗?”天宝递上墨盒:“这是妈酬谢你的。”先生想:这是天宫之宝,晚上带回书房,好生赏玩。哪知揭开一看,内中藏有一条火龙,口喷三昧真火,把先生的天书烧了,鬼谷先生急忙上前抢书,书没抢到,眼睛倒给熏瞎了。从此,凡间再不知天上的事。后世算命卜卦的都是瞎子,算命的都是鬼谷先生传下来的,他们讲的都是鬼谷先生说的鬼话,全是鬼款啦。

   董天宝得了宝葫芦,在同学面前夸口:“我得了个宝,一生吃不了。”同学们不相信,董天宝邀他们来家里吃饭,当场见效。来了十三个糙子伢,劈的劈柴,烧的烧火,只等米下锅。董天宝取出葫芦,刮一下是一粒米,掐一下是两粒米。十三个伢叫起来;三粒米哪够吃?你莫小气!竖起葫芦往下倒,倒出十三粒米。哪知这米发头大,看着看着猛胀,好家伙,劈头盖脑把董天宝压在下面,成了一座饭山,那十三个伢压作十三个小堆,叫十三太保。后世抬喜轿鸣锣十三记,就是纪念十三太保。据说往年秋收前,从饭山走出十三个金鸡娃,每天夜晚满畈叫:“刮刮刮,掐掐掐。”金鸡娃叫一阵,谷子就黄一阵;金鸡娃叫得急,谷子就扫得齐。后来有个贪利人用扬叉打了一个鸡娃,得了一锭金子。别的鸡娃一齐上来啄,啄穿胯子,烂成窟窿,金子全用来治伤了。自此,金鸡娃再不出世。

天宝得白绫扇

——“饭山”传说之二

   董郎七姐七月中元分别之时,约定来年三月三到七步桥领子。到时,七姐果然从天上送来一个男孩,取名天宝。七姐再三嘱咐董永:“好好把伢抚大,长大了切切莫来寻我。”

   转眼间,董天宝已长到十六岁,开了知识,缠着老子要妈。董永道:“你妈在天上,到哪里去找?”天宝道:“上天也要给我指条路。”董永道:“只听你妈说:要向西走七天七夜,翻过七道岭,趟七条河,还要拱七个柞刺林,拱柞刺林最不容易,要用手扒,扒得鲜血淋漓。”董永的一番话,未能吓唬倒天宝,董天宝仍然执意要去。他带上干粮,就此启程,向西走七天七夜,翻七道岭,趟七条河,最后拱过七道柞刺林,直扒得两手流鲜血,精疲力竭,晕倒在地。

   张七姐正与仙家姐妹们在天池里洗澡,看见伢晕倒在地,慌忙来救,一看,原来是自己的亲骨肉。取出白绫扇,一扇,天宝睁开眼;二扇,天宝坐起来;三扇,天宝上前喊声“妈!”七姐问:“谁叫你来的?”天宝道:“我自己要来的。”七姐叹口气:“也是劫数,该得一会,此乃天上,不可久留,待我送你回家。”天宝就点着要妈手里那把扇子。七姐道:“天宫之宝,凡人不可使用。”几个姨妈跟着讲情:“来一趟不容易,就给他吧!”七姐道:“要依我三条,只可珍藏不可问世,只可防身不可伤人,只可亲急不得轻用。”天宝条条应允。七姐仍不放心,取出信香一枚:“遇危难,点起,我自来救你。”

   宝贝到了手,天宝早把妈妈的叮咛嘱咐抛到九宵云外,适逢西凉国兴兵犯境,万岁爷开科广招天下豪杰比武点武状元。天宝跃跃欲试,赶到京城赴考。比武场上,董天宝一不拿枪,二不拿刀,只把手中白绫扇轻轻摇动,对手立即人仰马翻。万岁大喜,御笔亲点天宝为武状元,官封兵马大元帅,领兵出征。

   董天宝凭手中白绫扇,杀得西凉国狼主大败。狼主上表求和,愿意年年进贡,岁岁来朝。董天宝贪功不允,恃胜轻敌,孤军深入,中了对方诱敌之计,兵困峡谷之中,又遇大雪封山,进退两难,粮草断绝,手中虽有白绫扇,也无用武之地。这时,天宝想起了母亲临别之言,忙点起信香告急。只见祥云一朵,降落帐前。张七姐道:“儿啊,不听娘言,该遭此难,如今只有坚持一月,待春暖雪化,方可谋解围之策。”当场拿出一袋子米:“每天煮一酒盅,足够全军食用。”董天宝心想:这一袋米还不够全军一顿吃的,就全煮了,胀成了一座饭山,压住全军人马。

天宝得米口袋

——“饭山”传说之三

   张七姐和董郎槐荫分别,回到天宫不久,就生下一个儿子,取名天宝。董天宝在天宫长到七岁,非常顽皮,没有事就到天河边打撇撇玩。他姨娘张四姐送他一双宝鞋,可以踩在水面不湿鞋,把打出的撇撇拣回来。一次,巡河的天蓬元帅在天河里抹汗。天蓬元帅是个大胖子,小天宝就用撇撇专打他的大肚皮。天蓬元帅恼了火,就到七姐那里去告状。七姐怕天宝在天上闯祸,就把天宝送到人间,跟他老子一起过。小天宝舍不得妈,问妈:“什么时候接我回来?”七姐给他一口袋米,说:“把这口袋米吃完了,我来接你。”小天宝每天舀一碗米下锅,吃了两三年,一口袋米仍是一口袋米,一点也未少。天宝心想:这样下去,要等到哪天才能吃完呀!便把一口袋米统统倒进锅里了。顿时胀成一座饭山,把天宝压住了。

七姐的天梯

   俗话说得有:上天天无路,入地地无门。听老辈人说,在远古时代,上天原是有路的,入地也是有门的。天和地相隔也不是那远,有一架天梯把天和地联结起来,当年七仙女就是踏着天梯,从天上来到人间会董郎的:

长的少,短的多,

脚去踩,手去摸,

下到丹阳会董哥。

   地门在酆都城且不讲它。单说这天梯,上通北天门,下达丹阳县。后来王母娘娘命令巨灵神把它截断了,只剩下一个百步天梯,因为七姐和董郎只有百日缘分。从此天越升越高,地越降越低,天渊相隔,可望而不可即了。百步天梯的遗址就是孝感城东十里地,是个五丈高的陡坡,陡坡有一百个踏阶,据说就是七仙女当年搭脚的地方。陡坡下有一个六角形的磉凳,据说当年七姐曾坐在凳上在仙女池里洗过脚。

   张七姐私出天宫下天梯,与董郎结下百日姻缘,后来被她老子拆散,七女仍然恋人间,约着姐妹们到仙女池来洗澡,日长岁久,被附近的人间 女子发现了秘密。有几个胆大的女子搭着梯子,上天去乘凉,来到天门外,云头上看世界,叽叽喳喳,吵得王母娘娘不得安身。王母娘娘问:“你们上天来做么事?”女子们答:“上天来玩玩。”王母娘娘说:“上天来玩,难道地上没有事做?”女子们说:“事情都做完了,到天上来歇一歇。”王母娘娘送了每人一件围裙,叫女子们快回。扬手撒了一把草籽说:“前头薅,后头生,累死你个女妖精。”从此地上遍长雷公草,累得女子们薅都薅不赢,成天面朝黄土背朝天,汗流浃背顾生活,哪还有心思上天玩呢?女子们穿上王母娘娘送的围裙,围裙围蠢,围它都变蠢了。古时妇女聪明能干,能说会道,是女子们当家管事,自从穿上围裙,整日围着锅台转,成了“屋里人”,由男子们当家了。

董墓春云

   董永死后,乡亲们怀念他,就紧挨着他父董先的墓旁,修了个孝子墓。孝子墓前,还树了个孝子碑;孝子墓旁,还立了孝子祠。春兰秋菊,常年祭祀不绝。

   据说在给董孝子送葬的那天中午,打南天突然起了一阵云,一转眼就飘到了正空顶上,下了一阵倾盆暴雨,人们都说:这是七仙女赶来哭她男人。雨过天晴,就有一朵祥云不散,犹如一把小伞,常年遮在孝子墓的上空。晴天不受晒,雨天不受潮,墓上寸草不生。等到炎暑盛夏,那里更是一个自在位子。总有阵阵清风,不断吹来,吹得人爽快提神,连苍蝇蚊子都绝了迹。据老人们说:张七姐还留下一把白绫扇,在那里扇风哩。这就是环川八景之一,有名的“董墓春云。”有诗一首为证:

佣身葬父孝名存,马鬣犹封汉代坟,

冉冉春云长不散,曾迎织女到天门。

   有一年,孝感遇大旱,到处田干发裂,独有董孝子的故乡——汤家老屋,三日一小雨,五日一大雨,庄稼长势比往年更好。人们都说:这是托了董孝子的庇佑,乃是“春云化雨”。隔壁塆有个胆大的人,外号“垫脚”。垫脚说:“董孝子乃是我们四乡八里的董孝子,不该光照应他的汤家老屋一个塆子。”他领头起了一个会,玩龙灯,踩高跷,到孝子墓前敲锣打鼓,不亦乐乎。说也灵验得很,顿时狂风大作,乌云密布,降了一阵甘霖,救了四乡之旱。可就是有那么一桩蹊跷事,东也下,西也下,南也下,北也下,独有一位裴财主的田里,滴雨未降。裴财主乃是一方首富,家有百顷良田,对穷人吝啬刻薄,但与官府广有结交。裴财主发了急,就去走当时孝感知县苟老爷的门路。那位姓苟的老爷,乃是一位贪官,得了裴财主的银子,就派了一名师爷,备上三牲,到孝子祠去求雨。当天晚上,董孝子就给老爷托梦,为了证明他是诚心实意,必须反穿皮袄坐轿来求。苟老爷无奈,只得照办。那一天,好热闹,四方八面,人山人海,都来看反穿皮袄的苟老爷求雨,这样就传下了一个笑话,编出了一幅对联:

穿冬衣戴夏帽错认春秋

往南走朝北看不是东西

这事日久天长,传来传去,后来就把姓苟的老爷错传为狗老爷,一直留下了狗老爷求雨的风俗。

木  梅  台

   相传,七仙女被逼回天宫后,第二年春天生下董天宝,玉皇不喜欢这个外孙,只准七仙女每年三月三日那一天到人间给天宝喂奶。

   这一年三月三,天气暖和,一个叫甜妹的卖茶姑娘正在木梓树下卖茶,闻到了一股异香。抬头一看,只见七仙女坐在树顶上给伢喂奶,她便给七仙女磕了三个头。七仙女见她心地善良,喂完了伢的奶后,挤了很多奶汁在木梓树上,对甜妹说:“今后每年给伢喂奶时,也给它喂奶,这颗树结的种子就是宝籽了,你要小心照看。”说完,七仙女驾着云头飞走了。

   不久,木梓树结了籽,甜妹看到每一颗木籽上都滴着白色的乳汁。她找来一根长竹竿,打下几颗木籽尝了尝,味道甜甜的,顿觉身轻体健,气力倍添。她喜得忙把塆里人都叫来吃,大伙便把木梓树叫木梅树。从此,甜妹每天给木梅树剪枝除虫,使它长得更高更大,结的籽也更多更甜。

   又是一年三月三,一个山大王晓得了木梅树结宝籽的事,便带着喽罗霸占了木梅树,说:“要摘木梓治病的,先交十两银子!”正好七仙女从天上下来给伢喂奶,听到这话,就生了气,把手一扬,木梓树中飞出一大阵硬硬的木梓球来,打得他们一个个鼻青脸肿,夹着尾巴逃走了。

   山大王回寨以后,心里恼火,想出一条毒计来害木梅树,等到七月七日夜里,带着一帮喽罗偷偷来到了木梅树下,拿出一颗毒钉,往木梅树上钉,恰好被七仙女发现了。七仙女向雷公呼救,雷公大怒,一个炸雷,天摇地动,把山大王和他的喽罗们劈得粉身碎骨。

   木梅树遭了毒钉,树身上流出了白色的树浆,人们都说那是木梅树的眼泪,眼泪流干后就要流血。第二天,木梅树真的流出了一滩滩的血。甜妹见了,大哭起来,想到七仙女过去对她的嘱咐,跑了上去,用身子堵住了树洞,很快,木梅树不流血了,而甜妹却变成了一块树皮,贴在了树身上。木梅树觉得甜妹为它而死,伤心地哭了,直到哭红了全部树叶。从此,木梅树每年秋天,便要红一次叶子。后来,人们就把这一带叫木梅台。

槐  荫  树

   闻名遐迩的丹阳,有棵更为闻名的槐荫树。

   相传,这棵槐树有一千多岁了,原是鬼谷先生的一根拐棍。一天,鬼谷先生推算出董永与七仙女将会有一段美好姻缘,就把拐棍插在这里了。谁知那拐棍一插入地里,就立即长出了青枝绿叶,变成了一棵遮天蔽日的高大槐荫树。临走前,鬼谷先生还嘱咐槐荫树,等到有一天董永与七仙女向您托亲求媒时,一定要说两句吉利的话:“百年合好,白头偕老。”

   藏在槐荫树后的土地公公,见时已到,突然出现在董永和七仙女的面前,乐呵呵地说道:“哈哈!你们一男一女,在荒野之地拉拉扯扯,成何体统;就是夫妻相争吵,也不能闹到外面来了!”

   董永涨红着脸,又摆手,又摇头:“公公,您怎么不分青红皂白,信口雌黄呢?我与她非亲非属,哪是什么夫妻哟!”

   土地公公问他们为何争执不休。董过拜过公公,把刚才发生的事情如实讲了一遍,请土地公公评理。土地公公捋了捋长长的银须,对七姐说:“我看这汉子说得怪可怜的,你就放他过去吧!”

   “公公,您不要轻信他的胡诌。”七姐哪肯放松,又说:“他在三日前从我家门前经过,私约我来百花径槐荫树下幽会,今日却有抛我之意。这包裹这雨伞分明是我的。他若不带我走,那我就要……”,说着说着,七姐已泣不成声了。那晶莹的泪滴,好象断线的玉珠儿,一串接一串地刷刷下落。

   土地公公一边劝慰七姐,一边指责董永不该背信弃义,翻然毁约。

   董永急了,提出:“这位大姐说我们是相约幽会,那么我曾赠何物给她为主,她又曾赠何物给我为凭呢?”

   七姐把手中的包裹雨伞一亮,“他把雨伞给我为凭。”接着,又指指董永的后颈窝,“我把白绫扇给他为证。”

   董永从后颈窝取出白绫扇儿,愕愕然说:“哎呀,冤枉呀,冤枉——”

   土地公公又捋了捋长长的银须,把董永叫到跟前:“她不冤枉张三李四,为何独独冤枉你呢?”又说:“我问你,是愿公了,还是愿私休呢?要公了,就将你送到官府衙门去打板子;原私休,就快快与这位大姐配为夫妻。我劝你还是私休为好,那衙门的五尺大竹板子,又是从来不吃素哟!”

   听罢土地公公的一席话,董永心想,这位大姐是不错呀,生得相貌端正,又待我一片诚心,我若与她结为夫妻,应是一桩美事。又想,眼前我正去付家赶工,岂不是连累她受苦吗?待我想个借口,婉言谢绝她的一片好心。董永说:“公公,这件婚事当然是好,只是这荒郊野外,无人主婚为媒,也是枉然呀!”

   “你看,我老翁这大年纪,不能与你们主婚为媒吗?”土地公公辩说着。

   “公公你只一人,怎么能既主婚又为媒呢?”董永反问。

   正当土地公公感到十分为难时,七仙女想出办法,她把花径边的那棵槐荫树一指:“有了,有了,你们看,就请土地公公主婚,请这棵槐荫树为媒吧!”

   董永笑道:“这棵不会说话的哑巴树,怎么能开口为媒呢?”

   七姐说:“树不开口,各自分手;树若开口,姻缘配就。”

   “好主意,好主意!”土地公公连连随声应和赞道。

   董永还在犹豫,土地公公在背后把董永的肩膀一拍,七姐也顺势将董永的衣袖一扯。心慌意乱的董永身不由己,就同七仙女一同下拜了。

   槐荫树看见董永与七仙女已经同时下拜,明了这件姻缘已定,赶忙给他们作媒,真的开口,说起话来:“百年合好,白头偕老。”

   土地公公看见这般情景,更是欢喜若狂,又乐呵呵地捋起长长的银须,说道:“姻缘,姻缘,你俩有缘。哈哈,哈哈,真没想到这棵千年的哑巴树,今日真的开口为你们作媒了。既然如此,那我老翁就来给你俩证婚吧!祝你们喜结连理,比翼双飞!”

   眨眼之间,一阵紫风徐来,与人为善为美的土地公公,在成全了董永与七仙女的姻缘之后,从那棵葳蕤生辉的千年古槐背后,旋起一道又一道五光十色的蘑菇云柱,返回了深深厚厚的土地里。

   静静的澴水河,静静地流淌着。古老的丹阳城,却以槐荫树的故事驰名天下,神奇地吸引着八方男女。

线  子  街

   七姐邀请众仙姐,帮忙一夜织成十匹锦绢以后,兴高采烈地离开付员外的家门。

   董永带着七姐往丹阳城里走去,想到城里找点活儿干干。他们走着走着,不知不觉地走进了丹阳城里最长的街道。他们边看边走,看见这条街东起城东的东嶽庙,西至澴川河北岸的城隍潭。由于这条街的尾端是个河码头,停泊的船只星罗棋布,摆摊设点,开铺建店的也鳞次栉比;又由于这条街的迁客旅人由东而西逐 渐增多,人流之状,形似葫芦,所以取名为“葫芦街”。

   葫芦街是条奇特而秀丽的名街。据说,当年在丹阳城任职的县衙老爷,在家中排行第三人们又称他为三老爷,主持建街的官吏很灵光,为了讨好县衙老爷,特意指令:街道全长三里,街面宽三丈,路面铺长三尺宽三寸的青石条。又据说,整条葫芦街,所铺用的青石条,大约是三万三千三百三十三块。由于年长日久,千人踏,万人踩,所以块块青石条都光亮光亮的,呈现出青蓝紫三种颜色,在日光的映照下好看极了。

   董永与七姐边走边看,边看边走,仍没有找到活路。这时,董永听见饥肠咕咕地叫着,心想七姐也饿了,便对七姐说:“娘子,已经到了吃午饭的时候,我们先找家饭店填填肚子吧!”七姐说:“董郎,那就找家小吃店吧!”

   中午的葫芦街行人增多。董永与七仙女在人群中穿行,不一地儿就找到了一家名叫“聚友居”的小旅店。他们向店小二要了两碗米饭、一盘泥蒿、一碗菱角汤。结账时,店老板边算边说:“两位客家,你俩共用了两碗米饭,一盘泥蒿,一碗菱角汤。米饭每碗二文,泥蒿一盘三文,菱角汤一盘三文,合计十文整。我给二位算得清清楚楚、明明白白了。”

   董永一听,心儿凉了半截,情不自禁地喃喃自语:“我的口袋只有五文钱,还差一半哩,怎么办呢?”

   七姐见董永那副惊惊惶惶的脸色,心中也惶惶不安,连眼皮儿也巴嗒巴嗒地直跳晃。

   这时,一位身穿青丝长衫手拿洒金扇儿的先生走过来。他先把扇儿一抖,然后说道:“老板,这两位的用膳钱我付了!”说完,那先生取出了五十文钱。店老板连忙找出多余的四十文。谁知那人把扇儿一合,说道:“不用找了,余下的钱留给他们下次用膳吧!”

   听罢此言,董永连忙带七姐一同鞠躬拜谢那位先生。那人一边叫他们免礼,一边问道:“二位姓什名谁,家住何处,人哪里来,到哪里去,上店用膳为何钱两不足?”

   董永再拜那位先生,答道:“刚才,多谢先生慷慨解囊,我们心存感激之情,我姓董名永,这位是我内人姓张名巧气。我们家住丹阳城外王母湖边的汤家老屋,因父母双亡,家贫如洗,现出外求工找事,挣钱糊口。”

   穿青丝长衫的先生听罢董永自述,又将扇儿一抖,乐呵呵地说道:“一个叫董永,永者久也,天长地久;一个叫张巧气,巧者妙也,绝妙无双,你俩可是天生地配的一对呵!你们要找活干,这不难呀,不知二位有何技能专长?”

   董永说:“我董永力大,会浆线子;我娘子心细,善纺线子!”

   “那太好了!我在街西头开有一家线铺,请你们去线铺做工好吗?”穿青丝长衫的先生热情满腔地说。

   说完,董永和七姐,被那位先生带进了一家高门阔户的大线铺。

   心灵手巧的七姐,本来就有纺线的好手艺,她纺出来的线子,又白、又细、又韧。

   聪明能干的董永,善于看事做事,无论什么活儿,只要看上几眼,便立刻学到手了。董永浆出的线子,又匀 、又透、又白。

   穿青丝长衫的先生,见七姐的线子纺得好,把洒金扇儿一抖,赞不绝口地说:“妙哉,妙哉!巧手,巧手!”

   同样好的手艺,会赢得同样好的赞誉。穿青丝长衫的先生,见董永的线子浆得好,又将洒金扇儿一合,如数家珍地说道:“善哉,善哉!高手,高手!”

   自从这家线铺请来董永和七姐以后,生意一天比一天兴隆。全铺的伙计们,整天整天地忙得团团转。那位穿青丝长衫的线铺先生,也整天整天地乐得合不拢嘴巴,将手中的洒金扇儿,开了又合,合了又开。

   一天,天气久雨转晴,还是那位穿青丝长衫的线铺老板先生,突然悟出一条心受:精谌的技术,可以换取丰厚的财富。于是,他招聘了许多少男少女,请七姐和董永向他们传授纺线和浆线的手艺。

   不久以后,丹阳城里的葫芦街,突然增添了几十家大小线铺。从此,葫芦街便改名为线子街。据说,后来,这条线子街还出了许多会纺线善浆线的能工巧匠。有几位佼佼者,还被选为宫廷织锦玉娘和浆染大师哩。

   因此,董永故里便成了大名鼎鼎的纺织城和印染城。程氏线铺和姚氏染纺,遍于荆楚城乡。

百  步  梯

   七仙女下凡被暴戾的天兵天将擒拿回宫,董永与七仙女的美好婚姻被狠心的玉皇大帝拆散了。但是,隔山隔水不隔音,隔云隔雾不隔心。他们虽然相距天垠,却思绪连绵,常常遥遥向隅,恸哭流涕。在他们心灵的深处,潜伏着两座相思的火山。

   时光渐进,三个寒暑逝去了,七姐的天刑已经满期,又从天牢回到了天宫。

   春寒料峭的某日早晨,天宫里的仙姑们,步履姗姗地来到早点斋用膳,唯独不见七姐,便一致推举大姐去看看。

   大姐带着众姐妹的托咐,来到七姐就寝的闺楼凌云阁。她掀起天竹宫帘,见七姐静坐床头,雪片儿似的憔悴的脸上,嵌着一双似乎没有转动的眼珠子。见此情景,大姐怜悯地走过去,小声地问道:“七妹妹,你为何不去用早膳呀?又思念起你的董郎和小天宝吗?”

   说也真灵,一提起董郎和小天宝,七姐的眼泪,就像冲决了篱笆的泉水。大姐见七妹妹如此伤心伤意,一边搜出手绢,帮七妹妹揩拭泪水,一边轻言安慰:“七妹妹,看你天天思念不休,已经怄成这个样子了,还是放宽心吧,你自己的身体也要紧呀!”说完,就带着七姐去用膳。

   七姐将手从大姐手中抽出来,失意地说:“大姐,我不饿,我也不饿。你不吃,我也不吃。七妹妹,我俩好好谈谈心吧!”

   经过一阵死一般的沉寂,久久缄默的七姐终于向大姐透露了她的心思:“大姐,请你快点帮我下凡省亲好吗?我多么想念董郎和小天宝哟!哪怕只看看他们父子一眼,我死了也瞑目呀!”

   “傻丫头,你发疯了,三年的天牢之苦,你还没有受够吗?你为何要自讨苦吃呢?”

   “不,我不是自讨苦吃,而是自找人世间的真正幸福!”又说:“这地方简直快把我闷死了,我要走,我要飞,我要去找董郎和天宝儿……”此时,七仙女心中的夫妻情,母子爱,像两团熊熊燃烧的火焰,炙着七仙女的心。她越说越激动,甚至要呐喊起来。

   阅历丰富的大姐,忙用手掌捂住七姐的嘴巴,说:“轻了点,小心父王听见了!”

   七姐央求说:“大姐,你快给小妹想个办法吧,快让我去人间看望亲人呀!”

   “好吧,我替你去把天库里的天梯取出来,然后从后花园东边放下去,搭向董永的家门前,让董永带着小天宝,来后花园与你相会,让你们好好畅谈一番。”大姐终于想出这个法儿。

   “那么怎样才能把天梯搬来呢?父王派天蓬元帅猪天戒日夜看守着呀?”七仙女问大姐。

    大姐说:“这好办。等会儿,我亲自去天库,给爱贪杯的猪元帅送两壶桂花仙酒,先在仙酒中放点‘迷糊药’。猪元帅喝了这种仙酒,就会睡个不醒。这样,就可以顺顺利利地把天梯取出来,让你们夫妻重逢,母子团圆。”

   “还是大姐心精智多,为我想出了个绝妙的好办法!”七姐感激不尽地说着。

   不一会儿,大姐带头撒了迷糊药的桂花酒,急急忙忙地来到收藏天梯的天库门前。他对着守天库的猪八戒说:“尊敬的猪元帅,你日夜看守天加多么辛苦呀,父皇特意派我送来两瓶桂花酒,给您解疲祛惫,快喝几盅吧!”猪八戒一听,玉皇大帝派大小姐送来桂花仙酒,涎水差点流下来了。他一盅接着一盅地喝个不停,不一会儿就喝得酪酊大醉,倒在地上直打呼噜。

   这时,大姐趁机解下天库的钥匙,很快乐把天梯搬到了后花园里。

   早已等候在后花园的七仙女,见大姐果然搬来了天梯,心中又惊又喜。

   于是,她们把天梯从后花园放至人间,并放出了一只天鸽,给董永父子报讯。

   此时,夜已三更,董永的家里漆黑一团。儿子天宝,还做恶做,大声惊啼,喊着叫着:“妈妈,妈妈……”。

   听见小天宝如此凄厉的啼叫,董永的心也被撕碎。他强忍着泪水,把小天宝搂在怀里,一边哄着,一边轻轻地拍着。忽然,窗前白光一闪,飞进一只白鸽,用清脆而急切的声音,唱着:董永,董永,快快动身,七姐邀请,登梯上天。

   于是,董永急忙带着小天宝,出门登上了七姐从天上放下来的天梯。他爬呀,爬呀,上呀,上呀,恨不得一步登上天去,飞到朝思梦想的七姐身边。那小小的天宝儿,听说父亲带他去见日夜想念的生母,于是手舞足蹈,不时地问董永:“爹,娘在哪儿?怎么还没有见到她呀!”

   董永边上边说:“娘在上面,就快见到她了!”他边数边上,边上边数,一步,二步,三步,四步,五步,六步,七步,八步,九步,十步……二十……三十……四十……”

   还当董永带着小天宝爬着天梯,互步青云的时候,天上后花园的七姐和大姐,眼前突然阴云翻涌,心中忐忑不安。尤其是七姐,心情更为焦灼。

   此时,董永爬得更快了。他边数边上,边上边数:“五十……六十……七十……八十……九十……九一,九二,九三,九四,九五,九六,九七……”

   可是,正当董永刚刚数到一百步,刚刚把小天宝递交给七姐时,突然“轰隆”一声惊天动地的巨响,董永从天空掉下来了。

   这时,突然出现了一只黑雀子,光叫着,在空中盘桓。有人说,那就是被摔死的董永的幽灵。

   被天兵天将斩断的百步梯,坠落在董永故里的黄土包上,变成了一面百步坡。后来,许许多多的游人,常来这里观看。于是,那百步坡千人踏,万人踩,越踩越低,越踏越矮。

   最后,只剩下十几步了。

饭    山

   喝醉了桂花酒的天蓬元帅猪八戒,还在芳草地上呼噜噜地酣睡。那绵绵长长的口水,沾沾淋淋地浸润了簸箕大的一块地面。正当他异想天开地做着仙姑又送仙酒的美梦时,左右两片肥大的猪耳朵,仿佛被什么东西咬了一口,疼得他“哎哟”惊叫一声,把瞌睡也吓跑了。

   等猪八戒睁眼四顾:哎呀,糟啦,糟啦,这是什么地方?我怎么跑到这儿来啦?

   原来,玉皇得知猪八戒贪杯失职,致使天梯被取,引发出董永爬天梯私会七仙女的风波。玉帝派风、火二位阎罗王,扯起猪八戒的双耳,把猪八戒押来玉帝大殿受审。

   “猪八戒,你可知罪?”玉帝面堆怒颜,大声问道。

   “大帝在上,小臣知罪,罪该万……”说话吞吞吐吐的猪八戒,说到“死”字时,硬是出不了声儿,哽在喉咙里了。

   玉帝更怒,厉声喝道:“你既然如此畏死,为何玩忽职守呢?来人啦,将这头猪推出南天门,斩了!”

   猪八戒四肢发抖,体如筛糠。此时,他本想如实招供,但又怕牵连了大姐,只好苦苦哀求:“请玉帝饶命,小臣下不为例!”嘴巴还挂着酒香的猪八戒,百分之百地放弃了大元帅的风采,睡在地上忽左忽右地直打滚儿。

   这时,王母娘娘领着儿位仙姑,匆匆忙忙地赶到玉皇殿,一同替猪元帅求情赦罪。

   玉帝被突然出现的情景所震慑,心情稍有平缓。

   大仙女见皇脸色有所转变,急忙拉众仙妹们一同跑下,再求父皇宽恕。

   玉帝的七位仙姑,他最疼爱的是大女儿。所以,经她这么带着求情,也还见效,玉帝就动摇了斩首八戒的惩处。

   王母娘娘也趁机插言:“玉皇,我看就饶了猪元帅吧。去年端午节,我和女儿们去天河看划龙舟,我不慎掉进河里,多亏猪大帅奋力营救哩!”

   经王母娘娘提醒,玉帝也想到八戒曾有救我家眷的功劳,便全消了怒气,便道:“八戒,这次就饶你死罪,罚你去西山桃园看管蟠桃吧!”

   八戒大悦,连连叩头。

   猪八戒在西山桃园,一干就是一年。一筐筐又红又甜又大的蟠桃,赢得了玉帝和王母娘娘一次次的口碑,赏给他不少的银元宝。

   一天中午,猪八戒坐在桃树下,清数着他的银元宝,心想凑足了三百锭时,下到凡间去,托槐荫树作媒,帮他娶个称心如意的花媳妇,天宫里的仙姑们,怎么会瞧得起我这个丑八戒呢!忽然,“咣噹”一声,一只又红又大的蟠桃掉到地上。猪八戒上前一看,嗨,原来有个小顽童,爬到树上偷摘桃子。

   猪八戒问道:“小家伙,你好的大胆子,这是可以延龄益寿的仙桃,专供王母娘娘享用的。我老猪辛辛苦苦照管了一年,还没尝一口哩!快快交代,你叫什么名字,谁让你来偷摘的?”

   小顽童答道:“胖伯伯,我叫天宝,是玉皇大帝的亲外甥,可是玉帝看我父亲是凡人,就不认我了。我父亲叫董永,母亲叫张巧气。 我母亲瞒着外公和外婆,偷偷地把我抚养,我感激她,想摘几只仙桃送他尝尝,愿她长寿!”

   猪八戒听得惊恐万状,不知如何是好:去禀告玉皇,请功赎过呢,还是与人为善,放他一马呢?猪八戒想起玉帝不是也曾经饶恕过我吗,也就放走了小天宝。

   小天宝见到母亲,向母亲讲述了桃园之遇。

   七姐震惊,心悸眼跳,慌慌张张地说道:“天宝儿,那位照管桃园的胖伯伯,是大名鼎鼎的天蓬元帅猪八戒。七年前,他因我与你父亲的事而除官为丁,专门照管西山桃园。如今,他晓得你被送上天宫收养,定会禀告你外公玉帝,那你就没命了。宝儿,快逃,快逃,快逃下凡尘吧!”

   小天宝哭哭啼啼说:“娘,我才七岁,无父离母,叫我怎么活命呢?”

   七仙女取出一只供给葫芦,说道:“宝儿,这是一只宝葫芦,里面装着大米,每次煮一粒,就够你吃一天……”

   一阵天地旋转,小天宝返回家门。

   小天宝痛哭了很久,肚子也哭饿了。他拾来一些柴禾,取出花葫芦,准备烧火做饭。这时,他想起了母亲的叮嘱,每次煮一粒米,就可以吃一天。他把花葫芦拿在手中掂了掂,呵,好沉好沉呀,这么多的米,要吃到何年何月,哪日才能重见我的亲娘呢?于是,心里急着要早见亲娘的小天宝,把花葫芦里的米倒了一半,就火爆火爆地煮起饭来。那锅里的白米饭,迅速地向四周发胀,很快就堆起了一座饭山,把小天宝压在饭山下面了。

   小天宝虽然被压进了饭山,但是,远远近近的穷苦百姓,却从此有了一个可以养生的好地处,纷纷来饭山取饭过日子。人们一边扒着白米饭,一边讲述着这个悲壮而美丽的故事。

   又过了一些日子,府城里的一位大阔佬,装出一付穷酸样儿,穿着破衫破裤,偷偷地混入穷苦的人群中,也来抓饭吃。大概是那位大阔佬的手,玷污了圣洁的白米,饭山就突然失灵了。

   从此,那座曾经赈济了众多穷苦百姓的饭山,变成了一座草芥不生的黄土包包。

   多可恶呵,多么坏的大阔佬!

   多可惜呵,多么好的饭山!


孝  子  碑

   相传,董永去世以后,他所住过的村庄,发生过这样的一件奇事。

   村里有家富户,姓张,家财万贯,外号张百万。张百万年四旬,膝下无儿无女。张百万求神问十,居然在五十岁时,生下一个儿子,取名为“贵根”。张百万对贵根宠若星辰,从幼雇保姆喂奶,请丫头服侍,聘先生教学,视为兽中之龙,鸟中之凤。那张贵根从小娇生惯养,饭来张口,衣来伸手,只知道吃喝玩乐,更谈不上读书习字,平时稍不顺心,不是辱骂丫头,就是踢打佣人,连老父老母也不放在眼里。

   俗话说得有:人大性大,张贵根眼看已经长到十五、六岁,越发胆大包天,放荡不羁。有一次,张贵根又在外面无事生非,恣意伤人,闹了大祸。善良的百姓们,见他家有钱有势,都敢怒不敢言,只得忍气吞声,退让了事。谁知张贵根回家后,野性未改,先在佣人面前找短处,骂了一遍,佣人们硬不过他,只有百般将就,因此,张贵根实在找不出什么刺儿,只好在爹娘身上找岔子,他娘说了两句,惹恼了他。张贵根不问三不问四,拿起一把杌子,照着他娘的头扔去,不左不右,不好打在他娘的脑门心上。他娘扑倒在地,脑门溢血,脑浆涌淌,一命呜呼了。

   张百万一见老伴被儿子打死,扑在老伴尸体上嚎啕痛哭,却不敢责骂儿子一声。佣人们更是吓得侧脚扁手,不敢吭声。

   张贵根打死了自己的亲娘,仍满不在乎,依旧气势汹汹地朝卧室走去。谁知他刚跨进卧室的门槛,就两眼一黑,扑倒在地,口吐白沫,翻滚吼叫起来。

   佣人们在外面听见了少爷在卧室吼叫,不知又出了什么把戏,纷纷涌来观看,只见张贵根躺在地上嚷着:“我张贵根不孝敬爹娘,打死了娘亲,该死该死!”他一边嚷着,一边翻来滚去,手拍着地,脚踏着地,非哭非笑,非人非鬼。几个佣人站在旁边,束手无法。

   张贵根哭闹了一阵之后,想挣扎着站起身来,两只手左右开弓,不断地打着自己的脸。啪啪啪,啪啪啪,打得佣人瞪着眼睛。佣人们看见这般情景,才知道少爷已经着了魔,一个个吓得直往后退。有个精明的佣人,跑去禀告老爷,说道:“老爷,大事不好,少爷着魔了!”张百万一听,吓得抱头痛哭。

   张百万的哭声,惊动了左邻右舍,都来到他家,屋内屋外,人围几层,挤得水泄不能。不一会儿,张贵根着魔的事情,很快就传遍了四里。

   过了一会儿,人群中钻出一个懂阴阳的老头,说道:“老爷,你儿子不是着了魔,是董孝子显灵。”旁边有人插言:“是呀,想董永在世的日子,讲孝道,敬长上,远近闻名。今天,出了亲生儿子打死亲生娘的事情,董孝子当然要显灵应,当然难容忍!”

   张百万急得没有主张,听大家这么说,觉得有些道理,说道:“各位乡邻赐教,老生感激不尽,如若真是这样,该怎么办?”

   那位懂阴阳的老头说:“要贵根变好,只要您许下心愿,立刻照办,就能做到。”

   众乡邻也七嘴八舌地议论:事到如今,非这样办不可!

   张百万一听,连连磕头作揖;说道:“董孝子宽恕小儿,只降罪于我。我对天发誓,愿给董孝子立碑赎罪!”

   说也奇怪,张百万一许愿,张贵根的病马上就好了。大伙说:孝子真灵,孝真灵。

   第二天,张百万拿出家财,请来石匠,破石开工,在村前竖起了一块青石大碑,碑上刻着“汉孝子董永”五个大字。从此,张贵根的个性也完全变了,好像是另一个人,乡亲们都很喜欢他。

   南朝宋文帝刘义隆(刘裕的儿子),在元嘉二十七年(公元450年),草率出师北伐,想建立像古人封狼居胥山那样的功绩,结果,只落得自己北望敌军而仓皇失措。在混乱之际,他的太子刘劭为篡夺皇位,而趁机弑害了父王,镇守襄阳的三太子刘骏,闻讯后立即出兵丹陡(古称京口,今指镇江),向大太字刘劭问罪。但是,由于刘骏匆匆出师,加之路遥人疲马乏,接二连三地打了几次败仗,不得不退守端阳城。在这期间里,刘骏心中悲愤交集,苦不堪言。一天,侍臣陪刘骏到丹阳城东溜步散心,见到了这块孝子碑,便访问了一位白胡子老公公,董永孝敬父亲和为民解难的珍闻而感动。

   刘骏即位后,成为孝武皇帝。为了彪炳董永的孝道贤德,孝武帝刘骏,把新的年号改为“孝建”,并传旨将董永的故里丹阳城,更名为“孝昌”,后又易名为“孝感”。

   古老的澴川,倾述着悠久的历史;沸沸扬扬的尘世,有了这个美好的名字;浩茫的人间,流传着这个美丽动人的故事。


来源:http://www.huaxia.com/xgtb/xwh/xzgs/2009/09/1570103.html

汉唐

帖子数 : 791
注册日期 : 14-04-25

返回页首 向下

返回页首


 
您在这个论坛的权限:
不能在这个论坛回复主题